《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是24节气之一,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探究其渊源,却发现清明属于一个人,这个人叫介子推,属于一个地方,这个地方就是山西。
相传晋文公火烧绵山逼介子推下山相见,结果未能如愿,介子推去于绵山,于是将那天定为寒食节,不准生火只能冷食,寒食的后一天是清明。随着时代的演化变迁,在唐朝时寒食节逐渐淡化式微,清明节开始备受重视,至宋朝时清明完全取代合并了寒食,于是后世便只知清明而不知有寒食了。
有一年和同事十多人相约清明去山西,第一站是王家大院,那真是只有“大”字才足以形容,一户人家占了整个村子的半壁江山,从门前上马石开始到院内的照壁、至门前的柱子、回廊、屋内的布局陈设、后院的安排讲究,听了导游的讲解、介绍,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院内的房屋足有成百上千间之多,每间房屋都有楹联,就连酱油坊和醋坊也不例外,那些楹联都是绿字写于长条白板上,悬挂于房门两侧,足见当时的文风之盛。我们用了两个多小时,走马观花看了一遍,还爬上“城墙”转了一圈。
绵山不让私家车上去,只能坐景点的旅游大巴,走了足有10多公里才到了进山大门前,门匾上写着“绵山胜境”四个大字。我暗自嘻了一下,身为陕西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心想“能跟我们的终南胜境相比吗?”
绵山依托自然景观修了多处建筑,将人文古迹赋予其中。沿着狭窄的小道前往山顶,此时天气不冷不热正是最舒服的时节,穿着一件外套单衫刚刚好。绵山本身不高,山顶看着也不远,怎奈道路比较曲折,走了半天进度并不明显,两鬓却已经微微见汗,于是将衣服脱下拿在手中,继续上山,有一种朝圣的向往。
到了山顶有一道向下的倾斜台阶,沿台阶而下就到了介神庙。整个建筑是依山凿建的,就是在山顶稍低处凿开了一处宽敞的大洞,介子推的石像似乎也是和山洞一体成型的,脚踏洞底头顶洞顶,给人一种顶天立地的感觉。爬了半天的山,浑身燥热难耐,走进庙内,就像进入了另外一个空间,和外面的温暖明丽春意盎然截然不同,给人一种清凉昏暗冷气森森的感觉。虽然庙门宽敞采光也好,但是就像有一道无形的屏障,挡住了外面的温度和光线。
默然的在庙内呆了一会,在内心中对这个千年前的耿直之士做了一番凭吊就走了出来。当天正是清明的正日子,排队买票时可谓人山人海,但是前来介神庙的人并不多,偌大的空间内只有寥寥的数个人安静的进来默默的出去,悄无声息的似乎怕惊动了谁一样。
第三天一大早就前往平遥,离城好几公里就不让车进了,于是租了当地人的电瓶车前往,听介绍平遥是玄武城,按照乌龟的造型建造的,我们进城的地方是左前爪。当地人乡音浓重,外地人大多数话语都听不懂,只能靠猜测。
平遥是古城,基本保持了明清时的建筑风貌。走在街上,看着各式各样的门面及匾额,有镖局、漆器店、票号、文庙等,就像穿越到了古代一般。看着身边步履匆匆的人群又回到了现实,会产生一种时空错乱感和迷惑感,古时候街道上也是这样吗?跟我们一样购物、吃饭和一样的生活吗?具体又有哪些不同呢?
平遥古城是我们这次行程的最后一站,提着腊牛肉和陈醋往回走的时候,我心里有一点点的遗憾,似乎有什么事情没有完成,还有某处地方应该去而没有去。去年七月,因机缘巧合去了一趟汾阳,我于是明白了内心深处想去的地方其实就是杏花村,也弥补了这几年心中的缺憾,山西之行得以圆满。
说清明属于山西除了介子推之外,还因为杏花村,杜牧那家喻户晓的清明时节雨纷纷,成就了汾酒中国酒魂的称号。杏花村镇中间有一条南北向的国道,道边全是卖酒的商店,说是道边,其实商店和道路之间相隔很远,中间是比较宽的泥土地带。一旦有大车通过,则尘土飞扬、灰尘漫天。
路西侧商店的背后是汾酒城,占地五千余亩,呈矩形,南北长、东西短。站在南边的城墙上向北望,看不清北面的城墙。酒城内均是单层建筑,有制曲车间、酿酒车间、储存车间和调酒车间等。坐车环城一周,得20多分钟时间。只是不知道杜牧如果了解了汾酒现在的状况,他是高兴呢还是悲伤?
又到了一年中的清明时节,回想起以往走过的山西那几处地方,古朴雅致的古城古院,令人神往的杏花村和绵山,不禁对耿直的介子推和洒脱的杜牧充满了尊敬与想念,同时也缅怀那些为美好生活做出奋斗和贡献的历代仁人先贤,心存感恩才能走的久远,一代一代的往下传,这大概也是清明追思的深意,不能忘了自己所来的地方。(慕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