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西关中春节期间,有一种长辈送给晚辈的礼馍——鹣鹣馍,其因方言关系、或以音传而鲜见于文字,以至于大多数人不辨其意,只能识其音,知其形,明其用,但却很少有人真正知道这个馍的来由和丰富文化内涵。
一次,无意中和妹妹聊起鹣鹣馍,妹妹随口而出,是蚕茧的茧,代表多子多福。再联想当地鹣鹣馍的形状,长长的身体,前粗后细,头部用枣做的一双眼睛,很像一只肥硕蠕动的春蚕。但随之而来的疑问是,在第一年为出嫁的女儿送鹣鹣馍时,为什么要在其头上加一个鸟头?
在西安徐家庄工地上班时,闲暇无事翻看手机,无意中翻到鹣鹣两字。才知道鹣儿之说源于一种水鸟,即比翼鸟。
《尔雅·释地》:南方有比翼鸟,不比不飞,其名谓之鹣鹣。郭璞注:似凫,青赤色,一目一翼,相得乃飞。明·无名氏《霞笺记·端阳佳会》:愿为比翼,永效鹣鹣。若有私心,神明作证。比喻夫妇情谊。清·蒲松龄《代毕信涉通王受兹启》:惟愿琴瑟静好,鹣鹣谐比翼之祥;鸾凤和鸣,诜诜兆宜男之瑞!在古人看来,鹣这种水鸟,一目一翼,需要雌雄并翼,方能飞行,故称比翼鸟。用陕西方言,鹣字必附带儿因或者叠字,称:鹣鹣。韩城、合阳、大荔、潼关一带的黄河湿地,现在还有这种鸟,只是现在的人,不识草木鸟兽之名者多矣,故笼统地称野鸭子。
通过这次百度,突然脑洞大开,家乡鹣鹣馍不就是传说中的鹣鹣鸟么,我深深的被古代劳动人民赋予礼馍的丰富文化内涵所折服。以后多次和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民俗研究专家王智及国家一级作家、深圳市杂文学会会长、腾讯追梦计划特聘民俗专家许石林先生等人学习交流,我认为鹣鹣馍就是鹣鹣鸟,比喻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感情和夫妻之间的恩爱感情。
许石林先生查清代《华阴县志》、《富平县志》、《韩城县志》、《澄城县志》、《蒲城县志》、《合阳县志》等,皆书“面茧”、“茧儿”。许石林在自己的《过年,被严重低估了文化价值的陕西礼馍指导——茧鹣儿》中写道:我认识的研究民俗礼仪的朋友们,苦于民间诸事多口口相传,鲜见于文献,对送灯的礼馍也常常说不清,或说不透。茧儿之说,源于古代茧卜之风——资料显示:古代民俗,于正月十五日夜,抟米、麦粉若茧状,书事置于其中,以占一年之事,谓之“茧卜”。其法大约类似上古蓍卜、龟卜,也有点像现在包饺子里面放硬币,谁吃到则吉祥。宋代诗人杨万里有《上元夜戏作长句》诗:“心知茧卜未必然,醉中得卜喜欲颠。”是的,占卜之事,“未必然”。
王智先生认为,现在说的鹣鹣都不对,应该是清朝民俗中说的茧儿,是用来占卜的,但他不明白送灯为什么一定要送茧儿,是用来占卜的,还是表示一种美好祝福。
许石林先生把这种馍写作茧鹣儿,一个读音:读如健儿;两种写法:鹣儿、茧儿。为什么用蚕茧做占卜?他对此无暇详加考索,不便妄言。想像大约蚕茧体内多子,像石榴一样,令人联想到多子多福,久而久之,被引申为纯粹的祝福和寄托。关中民间,面花仿生由来已久,逐渐形成面茧,娘家、舅家于正月十五之前送灯以面茧儿伴随,旧县志统称“伴灯馍”。民间流传下来的用面做的伴灯馍茧儿,形状像个花枕头,如蚕茧状,装饰以花朵、甚至染色。因此,他认为两种有关伴灯馍的来源解释都通达圆备。寓意深刻的文化内含,支撑着礼馍制度的这一个类别,其中不仅包含着美好的祝愿,更葆养着人们活跃的赤诚之心。
许石林先生引用“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孔子的学生子贡想要撤掉月初祭祀上用的羊,孔子批评他说:子贡啊,你在乎的是羊,而我喜欢的是礼仪啊!
对于王智先生的疑问,再次查阅有关资料,蒲城乾隆县志曰:元宵,古卜茧期,相袭蒸面茧;蒲城光绪县志曰:正月十五日夜,抟米﹑麦粉若茧状,书事置于其中,以占一年之事,谓之"茧卜"。但无有送茧儿占卜之说。
从家乡礼馍的形状,我更支持许石林先生的茧鹣儿之说,把它作为茧和鹣的复合体,象征着多子多福,夫妻恩爱美满。象龙一样成为中华民族美好愿望的化身。(邓国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