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每当看到文人墨客抒写母亲时,我便会想起我那辛勤的母亲。我的母亲尽管平凡,但也和这些名家的母亲一样,只是我缺少一支他们那样生花的妙笔,将母亲生活的点滴梳理凝缩成掷地有声的文字。
小时候,无论玩耍还是放学回家,我进门第一件事就是找母亲,母亲在,我的心就安定,母亲不在,我就如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惶惶不可终日,四处寻找母亲干什么去了。
母亲总把最好的给我。当我去学校的时侯,母亲怕我饿着,冻着,早早将那香味十足的饼子塞得满满的;为了让我赶在寒冬到来时能早早穿上棉鞋,劳作之余起早贪黑纳鞋。她是我们全家的主心骨。特别是在处事和待人接物方面都值得我们永远学习和谨记。大事小事,母亲说行就行,母亲说不行就肯定不行。她热情能干,村里谁家有事,总是冲在前头,比主家还急。红白喜事上,蒸馍切莱调菜母亲总能独当一面。特别是过去夏收时节,十多亩小麦成熟时,母亲割麦总是遥遥领先,连父亲也常说:你妈割的是真快。在割完后又和父亲专门拉,一直忙到深夜,两人是队上起得最早的,睡得最晚的。全队我们家的孩子多,劳力最少,麦子却很多。近几年虽说收种小麦不用人工了,但他们仍闲不下来,栽了十多亩苹果树,施肥,修剪,套袋,采摘,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劳作。每当回家看到父母亲那乌黑油亮的头发被无情的岁月全部漂白,似箭的光阴深深的刻在了她们干涩的脸颊上,艰辛的农活弯曲了父母曾经那坚实的腰板,辛勤的劳作让那双布满老茧的手变得愈加粗糙。看着苍老的父亲和年迈的母亲,我的眼泪湿润了眼眶。
现在由于我和弟常年都不在家,为了减轻父母劳动,再三要求挖掉那些苹果树后,父母又将果园变成了花椒园。本想着花椒树可以轻松一点,孰不知更加辛苦。花椒成熟的时节,天气也非常热,花椒采摘无法实现自动化,全部靠手摘,父母每天早上五点多起床上地,中午十二点左右回来,下午两点左右又去上地,晚上八点左右回来。就是这样一天一天的用时间和耐力去完成十多亩地的采摘,一个采摘季将近耗时一个月。每年采摘完花椒,父母的皮肤变得更加黝黑,手指让花椒刺扎的千疮百孔,面目全非。以前的收割小麦,现在的花椒采摘,一个收获季过后母亲因体力不支还要打吊瓶,父母亲两个人都要瘦上几十斤,黑黝黝的皮肤如刚岀矿井的工人一般,每当看到这个场景我的心便会特别地难受和深深地自责。
母亲老了,我已步入中年,再好的化妆品,只能延缓岁月留在脸上的痕迹,却永远阻挡不了岁月的脚步。二十多年后,我也会和母亲一样苍老。已做了二十多年父亲的我,对女儿的关爱,对女儿的付出,远远多于对母亲的照顾,这个天平是永远平衡不了的。子欲孝而亲不待,不要等到了那个时候我们才想起父母的好,才想起孝敬父母。虽然我和父母亲同住一起,但总是因为种种原因,很少回家看望他们,只有某个节日的时候才去关心一下,母亲却还总和邻居们夸赞我的孝顺、体贴,每到这个时候,我常常感到汗颜和羞愧,正如我对我的女儿付出一样,母亲对我的付出何尝需要我的回报呢?我的那些微不足道的关爱,母亲已经心满意足了。
母亲节,是天下所有母亲的节日,更是我们反省该怎样孝顺、报答母亲的节日。母亲的恩情,不仅是一顿美味、一件礼物就能报答的了的。那再多的诗词,再多的歌颂,也说不尽母爱的伟大。母亲是我们家庭的灵魂,更是我们家庭最重要的风水。“世间所有爱都指向聚合,唯有父母子女的爱是指向分离”。父母子女一场,就是看着彼此的背影,越走越远。对于父母来说,孩子最好的礼物,莫过于陪伴和守候,最好的报答就是常回家看看!别让父母等了,就趁现在,给他们打个电话,让他们知道,我们在外一切安好,让他们心安。一有时间多回家陪陪她们。别让岁月不经意间偷走了最珍贵的幸福,留下无尽的遗憾。愿时间慢慢走,人慢慢老,也愿所有人回家,脚还没踏进门前,可以大喊一声:“妈,我回来啦!(泰和公司 陈建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