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期榆林市政府关于兰炭产业转型升级三年规划政策的出台,作为产能占到全国50%以上的神木兰炭将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产业革命,三年后的神木兰炭必将凤凰涅磐、浴火重生,以一个崭新的形象屹立于世人面前。
回顾十几年前神木的兰炭整合运动,上大关小、淘汰落后工艺,把单厂规模3~5万吨/年的小型兰炭厂关停并转、优化组合,形成了单厂60万吨以上的规模化生产,由粗放经营转向现代化生产,实现了转型跨越;兰炭尾气也从原来的“点天灯”浪费、污染变成了发电燃料气和制氢原料气,变废为宝,实现了资源化利用。当年兰炭产业这“惊险的一跳”也促进了榆林版煤制油的蓬勃发展,各种煤焦油加氢工艺路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如神木天元的延迟焦化加氢、神木富油的全馏分加氢、安源化工vcc、鑫义化工蒸馏切割等等。仅神木煤焦油加氢制汽柴油在运行和在建的产能已经突破270万吨,产值将超过150亿元。兰炭尾气发电装机容量也在1600mw左右,年发电约100亿度,产值约28亿元,兰炭产业自身的产值也在200亿左右,这样整个兰炭产业链形成的产值超过了350亿元,成为神木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提出,神木兰炭也面临着“向左还是向右”的发展选择,是压缩产能限制发展,还是提高产业集中度进而做优做大做强?从市场需求的角度来看,近几年兰炭的应用方向已经从电石、铁合金等领域扩大到取代炼钢高炉喷吹的无烟煤,取代烟煤作为农村地区的清洁燃料。随着技术的进步,高炉喷吹如果完全取代无烟煤,在国内市场就可以消化兰炭8775万吨左右(2018年粗钢产量9亿吨,吨钢喷无烟煤按97.5kg计)。中国钢铁占全球的一半,也就是说海外市场也可消化8000万吨以上的兰炭。仅高炉喷吹这一项就可消费兰炭1.7亿吨,如果达到50%取代也会消化兰炭8500万吨,而2018年全国兰炭产量也仅为4300万吨左右,每年电石生产消费兰炭也在1800万吨左右。因此用发展的眼光来看,未来兰炭每年的消费需求量至少在8000万吨以上,达到现在每年产量的一倍左右。
分析兰炭生产原料的供给情况,现在的兰炭原料基本上以30~80mm的块煤为主,占到综采混煤的25~30%。2018年神木煤炭产量为2.3亿吨,38块煤的比例约为5000万吨,可以生产3000万吨以上的兰炭。联众分公司3~30mm的小粒煤兰炭炉示范项目稳定运行了12个月,各项指标均达到了设计要求,与38块煤兰炭炉相比,其每吨兰炭煤焦油产率提高了1个百分点,煤气产量增加了150立方米。因原料煤比表面积大,干馏较为彻底,产品兰炭的品质较好,市场接受度较高。3~30mm的煤占到综采混煤的30~40%,每年在神木地区可以洗选加工出6000万吨,采用小粒煤兰炭炉可生产兰炭约3500万吨。从兰炭原料煤的供应量来看,未来神木地区每年可以供应兰炭用原料煤1.1亿吨(38块煤、3~30mm小粒煤),可生产兰炭在6500万吨以上,可生产煤焦油在600万吨左右,可发电100亿度,可生产甲醇或者合成氨350万吨,形成上下游产值可达到900亿元左右。因此,神木地区未来兰炭的理性产能可以规划到5000万吨/年以上。
从环境容量角度分析,现在神木每年2300万吨的兰炭尾气,85%是做为发电或者金属镁、片碱等的燃料气,15%是做为制氢的原料气。通过测算,做为发电等燃料气这一部分如果未来都能够实现超低排放的话,so2、nox排放总量可以下降40%。通过计算,15%做为制氢原料气so2、nox的排放量非常少,不到燃料气排放污染物总量的5%。如果本次兰炭产业结构优化后产量达到3600万吨以上,多出的1400万吨兰炭尾气全部用于制取化学品,将来兰炭自身生产过程中及其兰炭尾气利用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排放总量不会超过甚至还低于现有的水平,环境容量可以满足扩能需求。
从以上分析来看,本次兰炭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政府有要求,企业有愿望,市场有需求,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很强。因此,我们公司也要紧紧抓住这个历史机遇,紧锣密鼓地行动起来,认真细致地做好各项技术方案调研,筹划好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规划设计出一条高质量、高标准、低能耗、低成本、特色鲜明的工艺路线和产品方案,为神木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未来10~15年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以上数据一部分来自于政府网站、行业网站,另一部分来自于有关兰炭、兰炭尾气发电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